逐步扩大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的行业企业范围并使用绿证核算。推动将绿色电力消费要求纳入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加强绿证与碳排放核算衔接,强化绿证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产品碳标识中的应用。

将绿色电力消费要求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支持绿色产品政策。
3. 供给优化:高效核发与全国流通
建立按月批量自动核发绿证机制,简化流程,提升核发效率;支持绿证跨省流通。推动绿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通,各地区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绿证交易区域。支持发用双方自主参与绿证交易或绿色电力交易,推动绿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4. 价格机制完善与长期协议
新政提出研究绿证价格指数,引导价格合理运行,解决当前绿证价格偏低问题。
加强绿证价格监测,研究建立绿证价格指数,引导绿证价格在合理水平运行。参考绿证单独交易价格,合理形成绿色电力交易中的绿证价格。

推动发用双方签订绿证中长期购买协议。支持代理机构参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和交易。
1. 绿证交易收益扩容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绿色身份证”,是光伏项目除售电外的第二份收益来源。新政推动绿证交易规模扩大,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量已达4.46亿个,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2. 出口竞争力提升
国际供应链对产品“含绿量”要求趋严,绿证是出口企业证明碳足迹的关键凭证。新政推动绿证国际互认,助力光伏组件、逆变器等产品打入高端市场。
3. 零碳工厂与ESG品牌建设

下游高耗能行业的强制消费将直接拉动绿证需求,推动光伏发电项目绿证交易量增长。
新政鼓励打造100%绿电消费的零碳工厂、园区,并将绿电消费纳入企业ESG报告。光伏企业可通过自建绿电项目或采购绿证,塑造绿色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