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由中茂光伏科技投资建设的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哈玻院)3MW-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项目速递
该项目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松北区,地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核心区,属东北高纬度、高寒气候带。冬季晴天率高且积雪反射增强光照强度,与碲化镉组件低温发电特性形成完美适配。不仅是哈尔滨市松北区的“绿色新地标”,更成为制造业企业践行“双碳”目标的标杆案例。
项目利用厂房屋顶、库房、综合楼等建筑空间,安装面积达23145.6㎡,总装机容量3.01375MW,年发电量359.88万KWh,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87.98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8万棵的环保效益。
技术亮点
1. “碲化镉薄膜组件”领航高效发电
项目采用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弱光环境下发电效率较传统晶硅组件提升15%,-25℃极寒条件下仍保持稳定输出,其独特的遮阳避光特性,在夏季可降低厂房空调负荷10%-15%,实现建筑节能与发电收益的“双向增益”。
2.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创新
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额上网”模式,优先满足哈玻院厂区用电需求,富余绿电并入电网,既缓解企业用电压力,又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3. 空间利用再升级-绿色建筑一体化
针对厂房屋顶结构特点,中茂光伏科技将光伏板与建筑屋顶无缝融合,减少额外结构荷载,同时兼顾建筑防水、隔热等功能,延长屋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让每一寸阳光都承载绿色使命
哈玻院项目为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尤其是高耗能产业,通过“光伏+屋顶/立面”模式,可实现降本增效与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分布式光伏正成为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中茂光伏科技表示,未来将加速布局工商业屋顶电站,深耕BIPV技术,通过定制化方案助力更多企业实现“用绿电、降成本、增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从荒坡“种太阳”到屋顶“发电站”,光伏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塑产业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哈玻院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是一度绿电的诞生,更是中国制造向“绿”而行的坚定宣言!